首 页
产品
方案
体验
视频
优势
客户
知识
联系
电话:0791-88108826
微信:lvyeoa
 
绿叶OA优势
技术框架
绿叶OA办公系统客户培训现场
绿叶OA办公软件客户案例
电话:0791-88108826
售前:413400260
售前:2645991708
售后:2449720376
售后:1479170164

浅论税收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发布时间:2006-10-3 12:00:06



 一、加快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税收信息化建设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的潮流,包括税务机关在内的政府信息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社会是以知识信息为战略资源,依靠知识、技术和智慧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它所要求的管理者、建设者和应用者必须是用知识信息和信息技术武装的信息化人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攠的战略举措,并号召启动搣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攠。面对中国税收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实,加快大规模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以多种有效的形式,来大力促进税收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保证税收工作水平上台阶,加快税务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当前,在加速建设税收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也就自然成为能否实现税收管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空前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越来越快,越来越便捷,税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也正日益繁重。同时,在当前的税务管理活动中,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工作对税务人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能力正不断改变和提高,这一切对适应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且,从根本上来讲,税收信息化正从一场技术革命转化为一场全方位的管理革命。信息化建设是对人的思维、意识的信息化,并成为税收管理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缺少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税收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制约税收信息化发展,制约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税收信息化人才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步伐。

    二、对税收信息化人才科学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税收信息化人才,是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支持下的现代税收征管工作要求的税收人才,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高素质税务工作人员。所谓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个主要方面。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信息化税收人才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观念;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发现和掌握有价值的信息。信息知识是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包括传统的文化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能力是有效的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来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税收信息化人才队伍,应该是一支英才型与能手型队伍。伴随着税收管理活动从过去的人海战术型向知识和技术应用型的转化,从而要求税收管理活动应该依托能够适应现代科技条件下税收工作需要的“精英”和“能手”。 信息化税收工作管理和指挥人员,既要能决策和组织,又要熟悉快速发展的现代尖端技术,更应该是从英才队伍中锤炼出来的“精英”。 同时,适应专业化管理的需要,税务人才队伍要形成“综合能力”和“整体效能”,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此,需要由多层次、高素质的一大批税收人才队伍的支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人才战略工程,重点抓好信息化管理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操作应用队伍。这是一支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从中高级管理者到操作员、从技术型人才到业务型人才的团队,只有这样的人才团队,才能为我们当前和未来信息化支持下税收工作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和应用性支持。

    税收信息化人才队伍,应该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税收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对我国税收工作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型税收人才典型代表的信息化税收人才,必须要能掌握信息化的应用理论、信息化的工作手段,具有适应信息技术支持下税收专业工作的复合知识结构,具有带领信息化税收队伍工作的领导能力,具有研发和使用各类税收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技术能力,具有适应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必然带来业务管理的一体化,这就要求信息化税收人才也相应由单一技能型向一专多能型拓展。特别是随着税收工作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要求日益精细。由此,对使用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岗位综合性加大;另一方面,岗位的专业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岗位的专业覆盖面增大。岗位的变化和岗位专业覆盖面的变化决定了信息化人才必须达到一专多能。因此,信息化税收人才应该拓宽知识面、专业面,打破相关及相近专业界限,以适应专业发展和多种岗位任职的需要。 

    税收信息化人才适应工作方式的改变应由战术型向战略型跃升。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工作是多种要素构成的高度综合的执法、管理和服务样式,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单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税收信息化。每个工作单元都将是整个工作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税收管理活动的进程。因此,每个税收活动单元的管理人员必须总揽全局,全面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才能更加明确自身所担负的任务以及在整个税收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未来税收信息化人才必须提高层次,强化全局意识,实现由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 

    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要求信息化税收人才由经验型向科学型改变。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要求税收人才必须拥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税收高科技知识。只有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把握信息化支持下税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仅凭借个人积累的经验来指导税收工作的经验型人才,将难以驾驭现代税收管理活动。可见,提高未来税收工作水平的关键必将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得信息科学技术,并善于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高素质税收人才。

    三、当前税收信息化人才工作的问题分析

    应该说,近十年来,中国税收信息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在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中,我们的收获很多,税收收入的增长,业务管理的规范,内部监管的加强,以及必须看到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必须正视的是,但是,从现有的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管理和应用方面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它严重制约了税收信息化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开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各层次细分提供相应人才培训方案和机制设计,没有根据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的各细分层次,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发展规划。相反,许多培训都没有做明确的对象定位,把信息化培训等同于传统的IT认证培训,缺乏整体性安排。把信息化领导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混为一体。特别是严重缺乏面向中高层管理决策者,由高层次专家主讲,由权威机构实施的信息化培教育,从而导致在各级领导中,虽然对信息化工作空前重视,也能积极从资金、人力上进行倾斜,但是,许多同志对信息化工作缺乏全面了解,对信息化内在规律、本质要求知之甚少。这是当前信息化人才建设的一大误区。 

    (二)系统性不足。没有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来提供整套人才培养方案。许多培训围绕某一软件或技术,或者围绕单一流程与方法。零敲碎打、分散割裂的培训解决不了税收信息化的实际问题,结果是不能适应税收信息化人才由战术型向战略型跃升,人才培养的效果不好。不能真正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支持下税收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

    (三)实践性欠佳。理论与实践脱节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常见培训或以理论为主,崇尚清谈;或把单一个体实践作为样板,试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结果是原则性培训后仍无法应用到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同时,对于一线操作应用性技能提升工作较为缺乏,大部分信息化培训工作停留在“知”的层面,对于如何更好地“行”却没有从管理机制上及时跟进,在一线工作实际中就难免出现,懂应用、善操作、自学好的人员多干,而学得慢、用得慢,甚至懒得学的人员则少干。

    (四)机制尚不健全。税收信息化对税务管理在业务、行政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是,目前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往往是重学习应用这“一维”,还未能做到整体推进,没有很好地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变革、业务变革和知识变革结合起来。没有把税收信息化意识树立、人才使用机制的完善和信息化工作能力的提高统一起来,如相关人才使用的激励机制配套建设显得相对滞后。

    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创新发展意识不强的因素,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制度安排的困境决定了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使用不能跟上现实工作发展的要求,也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大锅饭”式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决定了税收信息化人才建设工作难有一个整体性的突破,以至税收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尚缺乏丰富的人才资源供给。

    四、加快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税收实现信息化,不仅是要实现税收管理工作手段的信息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实现队伍的信息化,要建立与信息化工作模式相符的制度、机制等。它是一个从思想到物质、从单元到整体的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改革创新,是一个反复探索实践、标准不断提高、内容不断丰富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就税收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而言,则必须转变观念,立足实践,完善机制,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转变观念,确立现代税务管理的信息化人才观。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目前的税收信息化仍有许多手工税务管理模式下的小农经济意识,由此产生的本位主义、形式主义,落后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模式,以及不尽合理的体制编制等,正严重制约了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现代化建设。这种状况不改变,就是有再先进的信息技术硬件、再完善的网络系统、再成熟的信息系统,税务信息化也难以现实。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现代化税收管理的要求,努力使各级税务部门的领导和广大税务人员科学认识税收信息化的本质规律,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手工税务管理模式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信息化人才观。高度重视培养信息化人才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切实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开发内容和使用机制上,按照现代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进行全面改进和优化,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化人才。

    二要分层推进,培养一支英才型与能手型兼有的信息化队伍。立足解决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与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矛盾,立足解决征管改革深化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立足解决业务应用技术含量提高与操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等问题,尽快提高税务人员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一是充实专业人才。每年有计划地招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尽可能招收硕士毕业生,以提高人才层次。二是深造专业人才。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提高其专业水平。三是培训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各税务部门自有的师资、硬件等,多办计算机知识应用培训班,对专业人员和税务人员分层次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内容上分为普及班、强化班、专业班等,从提高操作应用技能出发,整体性提高操作应用能力。四是鼓励自学成才。鼓励一线税务人员边干边学,自学成才,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同时,定期进行计算机知识等级考试,并将考核成绩与上岗、报酬等挂钩,以激发税务人员努力提高科技素质的积极性。

    三要依托实践,实现人才动态培养模式。脱离实践谈信息化人才培养是没有意义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可能在静态的教育和灌输下实现质的突破的,只有依托信息化建设实践,才能帮助信息化工作人员在活学活用中融会贯通各种知识,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和转化应用的能力,切实增强业务与技术应用结合的能力,同时,培养适应信息化工作要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要开放式学习,加快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专业技术,新兴知识和管理理念,往往在传统的应用实践中难以找到既有的、现成的经验。而且,信息技术自身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相对封闭的学习和积累方式,以开放性吸纳的态度,注意借鉴来自于外部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例如注意吸收专业咨询顾问、国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思想,软件技术,工作方法论等等。当然,这都需要贯穿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具体加以实现,以开放式的学习态度强化我们的知识积累和转化运用能力提高工作,培养一支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五要优化机制,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信息化支持下的现代税务管理模式难以通过传统的职能性组织结构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资源,信息化建设队伍不应再是一支临时性的队伍。而是必须以提升后台管理、监督和服务能力,实现“精确”管理,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为出发点。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能量,大大减少过去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管理资源浪费现象。在提升管理层次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改进内部分工模式,实现“精确管理”、“精确监督”、“精确服务”,减少征管一线盲动行为,节约组织整体人力资源。

    为此,必须重新定位信息化建设团队的任务、使命和存在模式。组建一支隶属于市局,具有“特种使命”的精干力量。其任务和使命就是要不断研究并实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质量、服务水平,并最终完成从理念设计到建设实践的工作。必须在现有组织架构中安排其应有的位置。如设立“业务流程管理中心”、“情报分析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一方面保持一个高素质的设计、开发、维护和应用队伍;另一方面为信息化建设中成长起来的精英提供更大施展才干的舞台,解决他们自身发展的后顾之忧。必须集中提升信息化支持下的集中管理和服务能力。信息化应用和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税务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中心”、“情报分析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不简单的是按传统的职能型管理模式,而是应采用矩阵式结构,除完成信息化流程管理、技术支持和应用设计和开发等任务外,可以负担其他多项全局性的管理和服务任务,如质量管理、纳税信息咨询服务、内部监督管理等任务。

联系我们
电话:0791-88108826
微信:lvyeoa
QQ:413400260
QQ:2645991708
Email:oa169@163.com

核心产品

医院内部办公系统
智慧政务协同办公
企业OA办公平台
教育综合办公系统
建筑企业网络办公
移动办公系统

微信联系

©2007-2024 南昌绿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赣ICP备12000799号